搜索
政治前沿
-
-
掌握学科知识,践行生活中的地理——地理教研组公开课示范活动

掌握学科知识,践行生活中的地理——地理教研组公开课示范活动

  • 分类:教师中心
  • 作者:李怡雯
  • 来源:地理组
  • 发布时间:2022-10-1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掌握学科知识,践行生活中的地理——地理教研组公开课示范活动

【概要描述】

  • 分类:教师中心
  • 作者:李怡雯
  • 来源:地理组
  • 发布时间:2022-10-11
  • 访问量:
详情

本学期,我校地理教研组积极开展公开课示范活动。

为让学生更快地接受并学好高中知识,地理教研组长柴瑞杰老师给高一同学上了《走进地理学》一课。柴老师从印象中的地理开始,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理学的研究。地理学的研究包罗万象,包括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为了让同学们尽快完成初高中阶段的衔接,柴老师又介绍了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学习区别,向同学们提出学好高中地理的建议:1.会听课。课前,准备好课本、笔记本;认真听讲,敢于提问,大胆质疑,善记笔记;做完必订正,有问题及时解决。2.会运用地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认真阅读教材和地理图册中的地图,掌握地理事象的位置及分布规律,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3.会提出地理问题。从地理学角度思考,提出地理学科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并掌握学科必备知识。

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提升地理实践力,高一地理组李怡雯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期月相观察实验课。利用我校一课一研的良好契机,李老师首先进行了说课展示,经过各位老师的建议,又一步步完善课堂活动部分,将知识与活动结合更充分紧密。

课堂上,李老师从一首婉转悠扬的《水调歌头》导入,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圆缺变化的月亮上,就此提出“月相”的概念。李老师带领同学们从宇宙空间的视角观察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大家可以看到月亮的圆缺变化的条件:1.月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但可以反射太阳的光;2.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紧接着,大家的视角又随着诗人的《水调歌头》落回地球上,从地球的视角仰望月球,李老师带领大家分析出一个月内各个月相的圆缺变化。课堂最后,为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李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月相变化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亮面朝西,挂在西边天空;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亮面朝东,挂在东边天空。课下,同学们又利用本校的天文望远镜设备,近距离地观察了月球。

 

此次公开课活动中,高一地理组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对课程设计的诸多思路和见解。对两位老师的课做出了高度评价,老师们从课程标准出发,对课堂问题的联系、课堂气氛的调动、学生发言的评价、课堂时间安排等诸多方面提出各自独到的见解,为课程的进一步完善献计献策。(通讯员:李怡雯)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校园动态

通知公告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
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恒山东路190号

办公电话:0311—88787768
邮箱:hbzzsyzx@163.com

版权所有:©2021 河北正定中学东校区       冀ICP备060066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