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政治前沿
-
-
高三三轮历史练习二

高三三轮历史练习二

  • 分类:教师中心
  • 作者:马增书
  •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 发布时间:2022-04-1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高三三轮历史练习二

【概要描述】

  • 分类:教师中心
  • 作者:马增书
  •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 发布时间:2022-04-13
  • 访问量:
详情

2022届高三第三轮复习综合测试(

历史答案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靳晓宇      审题人:马增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礼》关于西周都城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叙分地而经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市”。材料反映出,当时西周(  )

    A.实行“工商食官”                 B.城市经济有所发展

    C.市场管理完善                     D.商品交易受到限制

2. 下面是四川地区出土的三件东汉市井画像砖,描绘了东汉市肆情况、市楼(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分布和贸易情景。这些画像砖(  )

A折射出政府对商业活动的严格管理

B印证了当时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C能够完整地还原东汉市井真实面貌

D反映出东汉时期开始出现集中贸易的市

3. 南北朝时期,南方高僧可以公开和统治者讨论“沙门(佛家)不礼王者”,而且受到大部分士人官员支持;而北方,佛家子弟提出“皇帝即如来”,甚至还出现“拜天子即为礼佛”的说法。这折射出(  )

A北方佛教与皇权融为一体           B传统伦理遭到极大地挑战

C君主集权程度的南北差别           D世家大族在南方势力稳固

4. 朱熹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据此可知,与朱熹相比王阳明的思想(  )

A更加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B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精神

C更加强化封建思想统治             D具有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

5 明朝总督由中央派遣,带都察院都御史或副都御史衔,具体见下表。据此可知(  )

官员

品级

权属关系

辖区

职权

总督

正二品

中央派遣的钦差大臣

一省或一省以上

兼管地方行政、民政、军事

A总督成为地方最高长官             B明代省级体制承袭元代

C冗官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明朝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6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               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               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7.辛亥革命是民族危机引发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各民族在推翻清王朝和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充分感受到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紧密关系,这种认知不断转化为炽烈的爱国热情,共同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这强调了辛亥革命(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         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8. 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广泛建立各种各样的宣传组织,比如工农俱乐部、列宁室、工农夜校等,采用会议、戏剧、墙报、标语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举措

A.健全了苏区的基础教育体系     B.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C.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确立     D.表明毛泽东思想已走向成熟

9.据统计,1949年中国铁路货车型号达560多种,蒸汽机车大部来自不同的国家,型号达到了198种之多。民国时期,北平的前门车站、前门西站,分属于平汉线、北宁线(注:宁指辽宁)等两个铁路局,列车不能直通。这些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  )

A铁路发展更新迭代速度较快         B善于利用工业革命中的最新成果

C缺乏全国性的铁路管理机构         D铁路发展进程中的半殖民地性质

101979年至1989年,中国出版经济类图书18646种,其中新出16455种,再版2191种。这期间,1989年经济类图书的年出版种数比1979年提高了1156倍,再版种数提高近29倍,再版率从1979年的7%左右提高到1989年的20%左右。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建设成为中心                 B现代教育开始转型

C出版行业结构调整                 D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11.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演讲中呼吁:“元老们,长期以来流行一种看法,认为在诉讼中,有钱人犯了罪,不论证据如何确凿,也总能安然无恙。这种危害你们的制度而且不利于国家的看法,正待你们行使权力予以驳斥。”这表明他

A提出了自然法原则                 B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C理性看待司法现状                 D强调元老院的权威

12.中世纪由于天主教会实施高压政策,英国众多群众体育项目消失殆尽。1537年,英王亨利八世成立了射箭组织“乔治兄弟会”,定期召集成员进行训练和比赛,之后这一项目在民间得以广泛开展。这反映了英国当时

    A.人文体育精神的萌发               B.竞技体育运动的勃兴

    C.全民体育目标的确立               D.民族体育文化的复苏

13.17世纪,有西班牙贵族认为,“整个世界都在为她(西班牙)服务,但她不为任何人服务”,“就让伦敦随心所欲地生产那些纤维吧,让荷兰生产钱币和条纹布,……让意大利和佛兰德斯生产亚麻面料、织锦吧”。这反映了西班牙

    A.已经占据世界市场的枢纽地位       B.殖民霸主地位的巩固

    C.错失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机遇       D.实施自由贸易的政策

14.1975年,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指出,以线性规划构建最优化的方法将有可能大大提高经济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他的这一思想对西方数理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表明

    A.西方认可了斯大林模式             B.自由主义传统开始衰落

    C.宏观调控仍是基本共识             D.新经济加速全球化进程

15.1972年在德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袭击奥运村,11名以色列运动员死亡;1980年,为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为报复美国,苏联发起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据此可知

    A.“冷战”的激烈交锋给奥运会带来严重影响

    B.众多政治因素掺杂影响竞技体育

    C.民族矛盾突出、恐怖主义泛滥威胁世界和平

    D.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和平没有保障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号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之谓也。

——摘编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一

1)根据材料,概括董仲舒的思想,并分析其提出该思想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政治方面补充一条与上述思想作用类似的措施,并说明理由。(6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世界现代史部分大事年表

时间(年)

事件

1941

《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

1942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3

德黑兰会议召开

1945

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7

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提出要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成立

1962

古巴导弹危机

1987

《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签署

1991

苏联解体

1993

欧洲联盟成立

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1995

WTO成立

200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16

杭州G20峰会召开

——整理曹大为、赵士瑜主编的《政治文明历程》等

选取表格中任意两个时间节点组成一个完整的时间阶段,结合期间的历史事件自拟论题,并进行合理阑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边疆地区是各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地,因此古代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面临着自身的或大或小的边疆问题。即便是分裂战乱,亦或是北方牧民族入主中原,也从未能中断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古代边疆问题也就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朝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向演进。近代资本主义殖民者入侵以后,中国的边疆危机与以往中国边疆问题性质截然不同。由于列强入侵的不断加深加剧,中国各民族在抵御外敌的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了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材料二  19世纪,我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边疆研究专家,编著出一大批边疆研究新著,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边疆研究的高潮。这次高潮酝酿于康雍乾时期,形成于嘉道咸时期。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被遣戍伊犁,在此他编撰了《西陲总统事略》。也是在嘉庆年间被遣戍伊犁的洪亮吉则著有《天山客话》《伊犁日记》。鸦片战争爆发后,姚莹在台湾击退英军五次进犯,却因此罪而被贬官,在去往西藏期间写下著名的《康輶纪行》。随着中外关系的发展,一批有关界务的著述和舆图也开始大量问世,这包括《吉林勘界记》《滇缅划界图说》《广西中越全图》等。1842年,魏编成50卷的《海国图志》。

——以上材料均接编自马大正、刘邀等人的著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问题与近代边疆危机的不同。8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 19 世纪中国边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何变化,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边疆研究高潮形成的原因。10分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9.【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晚清政府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都曾进行过度量衡改革,均因种种原因而无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统一度量衡工作又被提上重要议程。制定合理可行的标准制是度量衡划一顺利实施的前提。许多专家学者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学者吴承洛拟定新制的基本原则:一、应有最准确而不易变化之标准;二、应合世界大同为国际上互谋便利;三、应近于民间习惯;四、应便于科学输进。依此标准制定的“一二三”市制(即1公升=1市升;1公斤=2市斤;1公尺=3市尺)也应运而生。一、二、三,数字简单,便于民众记忆。该制实现了两制的简便换算,为国际计量知识体系在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它过分迁就于中国传统习俗。

——摘编自吴森《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改革:“一二三”市用制的确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时期“一二三”市制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一二三”市制的影响。(6分)

 

 

20.【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

  二战前,法国在核物理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其成果主要用于非军事目的。1945年,法国成立了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1954年,在印度支那半岛的军事失败刺激了法国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法国政府正式批准研制核武器。美国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态度,使法国进一步认识到美国不可能为了法国的国家利益而做出牺牲,因此不能相信美国的核保护承诺。1960年2月,法国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了确保核试验成功,法国人使用了过量的钚,因此法国的首次核试验在核国家首次核试验中当量最大,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核试验场至今仍存在严重核污染问题。1966—1975年,法国在太平洋核试验场进行了46次大气层核试验。

——摘编自王仲春《核国家的核武器与核战略研究》等

    1)分析法国研制核武器的背景。(6分)

 

    2)简述法国研制核武器的影响。(6分)

 

 

21.【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夏燮(1803~1875),安徽当涂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少承家学,与兄弟相互砥砺,自相师友。他历任江西永宁、永新等县知县,“公余之暇,手不释卷”。他不惧时忌,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求“治乱之源”为旨趣编辑了《明通鉴》,并反复强调“义取简明,不主褒贬”,“凡有立论,皆有凭据”。他搜集当时的奏诰、函札、条约章程等原始资料,整理鸦片战争前后至咸丰末年的中外关系史事,并参考魏源的《海国图志》,反复修订,于1865年完成《中西纪事》。这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真实记载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学名著,也是近代第一部当代史和国际关系史专著,为揭露英、美等列强的侵略罪行提供了有力证据。此外,他还著有《泰西裨闻》《粤氛纪事》《汉书八表刊误》等,被后人誉为“一代史家”。

——摘编自高鸿志《夏燮与〈中西纪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燮成为“一代史家”的主要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夏燮对近代史学的主要贡献。(6分)

 

 

2022届高三第三轮复习综合测试(

历史答案

1B根据材料“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可知西周时期市场交易在城市中存在固定的地点,政府还设置了专门的官职用于规范市场交易,说明这一时期城市经济有所发展,故选B项;“工商食官”主要强调的是手工业者和商人都必须为官府服务,材料中并未对市场交易的对象进行具体说明,排除A项;西周时期城市经济处于兴起阶段,城市管理依然不完善,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政府对商品市场秩序的规范,并未对商品交易进行限制,排除D项。

2A材料可知东汉时期设有市楼,专门用于管理商业活动人员候望,且图三可见汉代集市分布教为规矩,这都是政府对商业活动有所管理的表现,故选A项;材料仅可知当时四川地区的经济情况,无法判断发展程度与其他地区相比如何,排除B项;材料仅能还原东汉市井的几个片段,无法完整还原,排除C项;材料仅可见东汉时期有几种贸易的市,无法判断此时开始出现,排除D项。

3C据材料“ 南方高僧可以公开和统治者讨论‘沙门(佛家)不礼王者’,而且受到大部分士人官员支持:而北方,佛家子弟提出‘皇帝即如来’,甚至还出现‘拜天子即为礼佛’的说法 ”,可知佛教在南北的地位不一样,这是因为北朝君主集权程度高,对佛教制约性强,南朝君主集权程度低,对佛教制约较小,故选C项;“融为一体”夸大了北方佛教与皇权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佛教的地位,并不设计传统伦理,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佛教,与世家大族关系不大,排除D项。

4B根据材料“‘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可知朱熹强调人们对天理的理解来自于外在探究,“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说明心学强调人的主动精神,强调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具有思想解放的色彩,故选B项;理学与心学都强调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要差别在于获得天理的途径,这充分说明二者都是同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排除A项;理学与心学都强调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者也都承认天理代指的是儒家的伦理纲常,说明二者同等重视儒家思想权威的地位,排除C项;心学强调内心反省,更加体现了主观色彩和脱离实践,排除D项。

5D本题考查明朝地方制度的变迁,总督制除了协调三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考量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总督都带都察院都御史或副都御史衔就表明了这一点。

6D据材料“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开放汉口、九江两地一方面诱使英国共同镇压太平军,另一方面可增加关税收入,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1861年成立总理衙门,1857—1860年外交体制并未调整,排除A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排除B项;清政府和西方列强公开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并不是以夷制夷,排除C项。

7D由材料“中国各民族在推翻清王朝和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充分感受到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紧密关系,这种认知不断转化为炽烈的爱国热情,共同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可知辛亥革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民族观念的发展,推动各民族团结起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故选D项;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辛亥革命并未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且材料无法体现出辛亥革命对帝国主义的影响,排除C项。

8.B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保障和形式创新,这些做法立足于向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材料中的“工农夜校”不属于基础教育,故排除A项;当时处于国共对峙时期,故排除C项;毛泽东思想成熟于延安时期,故排除D项。

9D据材料“1949年中国铁路货车型号达560多种,蒸汽机车大部来自不同的国家,型号达到了198种之多”、“民国时期,北平的前门车站、前门西站,分属于平汉线、北宁线(注:宁指辽宁)等两个铁路局,列车不能直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制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列强纷纷在华修筑铁路,导致蒸汽机车的型号及铁轨不能统一,故选D项;材料讲的是近代中国铁路发展进程中的半殖民地性质,铁路发展更新迭代指的是铁路本身的升级换代,排除A项;材料时间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铁路并不是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铁路发展进程中的半殖民地性质,并非缺乏全国性的铁路管理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引进西方铁路,还是有全国性的铁路管理机构 排除C项。

10A由材料“1989年经济类图书的年出版种数比1979年提高了11.56倍”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类图书种类、再版数目急剧增加,故选A项;“开始”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经济类图书数目增加,反映图书内容上的变化,不能体现出行业结构的调整,排除C项;图书出版数量不能直接反映出国民文化素质的变化,排除D项。

11C据材料“认为在诉讼中,有钱人犯了罪,不论证据如何确凿,也总能安然无恙。这种危害你们的制度而且不利于国家的看法,正待你们行使权力予以驳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塞罗是针对当时罗马法中存在的弊端并呼吁元老院予以完善解决,由此可知他是在理性地看待当时的司法现状,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塞罗呼吁理性看待司法现状,属于西塞罗对司法现状的看法,而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一般指人类所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是社会得以维系的人类正当行为的原则,排除A项;当时罗马并不是民主共和政体,排除B项;西塞罗是在呼吁解决罗马法的弊端,属于西塞罗对司法现状的看法,而元老院的权威讲的是元老院的权力很大,讲的是元老院本身的情况,排除D项。

12D在天主教会高压之下,1537年亨利八世成立射箭组织并使这一项目在民间广泛开展,这是宗教改革的背景下,英国民族体育运动和文化复苏的表现,故选D项;英国人文精神萌发应该是出现在此前的文艺复兴时期,排除A项;在英国群众体育项目消失殆尽的背景下,亨利八世组织的射箭项目得以广泛开展,这不是竞技体育的范畴,而是群众体育的范畴,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到英国的一个体育项目,不是全民体育目标,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项。

13C“整个世界都在为她(西班牙)服务,但她不为任何人服务”、“就让伦敦随心所欲地生产那些纤维吧,让荷兰生产钱币和条纹布,……让意大利和佛兰德斯生产亚麻面料、织锦吧”等信息可知,西班牙在消费自己通过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所带来的财富,而忽视本国的手工业生产,不进行工业投资,结果也就失去了将财富转化为生产力的机会,所以错失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机遇,故选C项;题干所述表面看是西班牙在消费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好像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的枢纽地位。但实质上是其财富未能转化为资本,正逐步失去世界市场枢纽地位的表现,排除A项;题干信息显示西班牙把殖民扩张所获得的财富单纯用来消费,而不转化为资本,这会使得其殖民霸主地位逐步丧失,而不是巩固其殖民霸主地位,排除B项;自由贸易的政策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到一定程度,大约在19世纪才出现的,17世纪还没有出现,排除D项。

14C本题考查现代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指向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解释。根据题目主干,1975年,苏联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指出以线性规划构建最优化的方法将有可能大大提高经济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这一思想对西方数理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而言之,是1975年苏联经济学家提出规划构建对西方产生影响,即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理论对西方产生影响,据此可是推知,相对于传统自由主义,二战后宏观调控是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重大创新,故选择C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斯大林模式有本质区别,故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自由主义开始衰落,故B项表述不正确;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形态,与材料中1975年的时间错位,故排除D项。

15B据材料可知,巴勒斯坦恐怖组织以及美苏对峙严重影响奥运会的举行,故众多政治因素影响竞技体育,故选B项;冷战的激烈交锋影响了1980年和1984年奥运会,未体现1972年奥运会,故A项以偏概全,排除A项;恐怖主义泛滥影响奥运会体现的是1972年德国奥运会,C项以偏概全,排除C项;由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因而也避免了新的大战的爆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和平,排除D项。

16.1思想: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目的: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2)重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中外朝制度;颁布“推恩令”;刺史制度、司隶校尉;察举制(言之有理即可

17.示例一:

19411945年各国联合反法西斯侵略。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西方国家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最终引火烧身;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美国等国认识到联合反法西斯的重要性;美国修改中立法案,通过租借法案,对反法西斯国家进行援助,极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美英签署《大西洋宪章》协调反法西斯战略:1941年底美国参战,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其后美英苏主导召开数次重要会议,反法西斯国家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二战走向胜利。

示例二:19471991年冷战时期,美苏关系对抗和缓和交织。

二战后,由于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战时同盟关系瓦解,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开始;美国随即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强化资本主义阵营的同盟关系,先后实施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北约,苏联不甘示弱,成立经互会和华约与之对抗,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激烈对抗的产物;美国还在亚洲发动热战,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极大消耗了美国的实力,苏联也在对抗中力不从心;双方在八十年代寻求缓和,避免走向战争,1987年的中导条约说明双方在避免核战争上达成共识,这客观上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示例三:19932016年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其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此同时,中国改革开放后开始崛起,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日、欧经济实力强大也在国际事务中争取话语权,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1993年欧盟成立,东盟合作日益紧密,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北美自贸区等区域组织推动地区经济发展,WTO等组织使世界经济更紧密连在一起,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飞速发展;经济上的全球化和政治上的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稳定。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首先,选取任意两个时间节点组成一个完整的时间阶段并自拟论题,如选择19471991年,可拟定论题为: 19471991年冷战时期,美苏关系对抗和缓和交织。 论述时可以从冷战时期的背景、内容两个角度进行。背景方面,由于二战结束,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基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内容方面,既有对峙也有缓和,对峙方面,美国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强化资本主义阵营的同盟关系,先后实施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北约,苏联不甘示弱,成立经互会和华约与之对抗,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激烈对抗的产物;美国还在亚洲发动热战,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缓和方面,80年代双方在八十年代寻求缓和,避免走向战争,1987年的中导条约说明双方在避免核战争上达成共识,这客观上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最后,进行总结升华。

18.1前者主要是由国内分裂、战乱、民族压迫引起的,后者主要是外国入侵造成;前者是内政、民族问题,后者是国际、中外冲突;前者加快了民族融合,后者激化民族矛盾。8分

2变化:由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和研究,转向中外边界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海外列强的研究。2分

原因:清朝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开边、平叛、戍边等活动需要进一步了解边疆近代中外冲突增多,进一步剌激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清代学风崇尚“经世致用",也促使知识分子关注边疆以及外敌研究国内各地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增多士人执着的学术探求等。8分

191)背景:近代前期度量衡混乱,改革成效甚微;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借鉴国际度量衡制度;一大批学者对国际度量衡的深入研究。(6分,任答3点)

2)影响:简化运算,方便了民众生活;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商贸发展;利于中国国际计量知 识体系的建立。(4答出两点即可)过于迁就传统习俗,影响改革的成效。(2分)

【解析】

1)据材料“晚清政府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都曾进行过度量衡改革,均因种种原因而无果”可知近代前期度量衡混乱,改革成效甚微;据材料“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据材料“许多专家学者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可知借鉴国际度量衡制度,一大批学者对国际度量衡的深入研究。

2)据材料“该制实现了两制的简便换算,为国际计量知识体系在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可知简化运算,方便了民众生活;利于中国国际计量知识体系的建立;结合统一度量衡的经济价值可知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但它过分迁就于中国传统习俗”可知过于迁就传统习俗,影响改革的成效。

201)背景:核物理研究有一定基础;印度支那半岛的军事失败;重塑大国形象;提升军事实力的需要;应对两极格局,维护国家安全等。(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2)影响:使法国跻身核国家行列;打破了核威胁;提升了法国综合国力;恶化了核污染;加剧了核军备竞赛等。(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

1)由材料“二战前,法国在核物理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得,法国核物理研究有一定基础;由材料“1954年,在印度支那半岛的军事失败刺激了法国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法国政府正式批准研制核武器”可得,印度支那半岛的军事失败是其研制核武器的直接原因;由所学二战后,两极格局之下,法国国际地位的衰落这一变化可得,重塑大国形象的需要;由材料“法国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可得,提升军事实力的需要;由材料“美国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态度,使法国进一步认识到美国不可能为了法国的国家利益而做出牺牲,因此不能相信美国的核保护承诺”可得应对两极格局、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2)注意运用辩证分析方法,一分为二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其对法国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消极影响。具体来说,积极影响是使法国成为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跻身核国家行列,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威胁,提升了法国综合国力;从消极影响看,由材料“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核试验场至今仍存在严重核污染问题”可得,恶化了核污染;由材料“1966—1975年,法国在太平洋核试验场进行了46次大气层核试验”可得,加剧了核军备竞赛。

211)良好的家庭教育;时局影响;个人品格与爱国精神;“经世致用”思想影响。(6分)

2)重视搜集整理史料,为后世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倡导秉笔直书的治史精神,彰显了史家的优良品质;关心时局,勤于著史,体现了“开眼看世界”的家国情怀。(6分)

【解析】

1)据材料“出生于书香门第,少承家学”可知,良好的家庭教育;从材料“整理鸦片战争前后至咸丰末年的中外关系史事”可知,时局影响;由材料“他不惧时忌,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求‘治乱之源’为旨趣”可知,个人品格与爱国精神;“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2)据材料“他搜集当时的奏诰、函札、条约章程等原始资料,整理鸦片战争前后至咸丰末年的中外关系史事......为揭露英、美等列强的侵略罪行提供了有力证据”可知,重视搜集整理史料,为后世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据材料“并反复强调‘义取简明,不主褒贬’”可知,倡导秉笔直书的治史精神,彰显了史家的优良品质;从材料“并参考魏源的《海国图志》,反复修订,于1865年完成《中西纪事》”可知,关心时局,勤于著史,体现了“开眼看世界”的家国情怀。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校园动态

劳动实践做表率 主题党日别样红 ——我校开展党建劳动实践活动

劳动实践做表率 主题党日别样红 ——我校开展党建劳动实践活动

劳动实践做表率 主题党日别样红 ——河北正中实验中学党建劳动实践基地修建启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河北正中实验中学党总支始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学校办学方向,积极开展以党建引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3月26日,学校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整合校园基础设施资源,启动了校内“党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本次活动由学校党总支书记宋宏雄牵头组织,协同第一支部、第三支部、第四支部共计50多名党员参加了此次首期垦荒活动。 位于校园角落的荒地上有很多树桩,在清理过程中部分树桩扎根较深,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宋宏雄书记亲自上阵,带头向最困难部分发起“进攻”,各支部书记及党员积极参与。 当工作进入瓶颈时,所有成员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力量,克服难关。党员同志们将最后三个“顽敌”比为“三大战役”,大家共同出击,同时运用先进工具重点突破,只剩一根最粗壮的树桩时,所有成员齐心协力,用绳子将最后的敌人“歼灭”。 党员们发挥敢拼敢干,齐心协力的精神,克服众多困难,历时三个小时,将树根全部清理干净,后院焕然一新。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提高了党员教师的劳动意识,增强了东校区各支部的凝聚力,更是一次党性历练的实践行动。本次活动是我校“党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第一步,在前期基础设施完善以后,将成为我校党员教师开展党建活动和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
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恒山东路190号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21 河北正定中学东校区       冀ICP备06006650号